补码怎么相加

补码是计算机中用于表示数据的一种编码形式。通常用来存储数值的位数或符号位(如十进制数中的09和十六进制的AF)。由于数字系统采用二进制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运算和处理,因此每个数码只能对应一个代码来表示它所代表的值,即所谓的"一就是一",反之亦然。(在计算机系统中)如果两个相同的数码相乘得到的积为偶数时,则这两个数码分别用1与2表示;如果是奇数的倍数时,就用它们各自的个数为单位来计算其结果:若它们的个数是1,那么就是1(因为1)×2(因为2)=2,所以得到的结果也是2;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答案。)例如:1+2=3;2+2+3=6;3+6=8;4+8=13;5×10=20;6÷10=30......如此类推可以得到许多不同形式的加法算式。为了方便使用,人们把这种计算方法称为"补码"。

补码是怎么产生的?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用二进制来进行信息传输处理的,而每一个bit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信号,也就是一个电脉冲,这个信号是由若干条不同的线组成的。这些线通过电路连接起来后形成了一条通路,当这条通路的电压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使相应的输出端产生变化,从而实现数据的转换。但是当我们输入一串连续的电脉冲之后会发现它的宽度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比如从左到右依次是一个1、2、3、4、5、6、7、8、9、10、11,这串电脉冲的长度就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减少,这就是所谓的现象了。对于这样的减幅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直接对每一组电脉冲增加一条新的数据线,这样就能保证每组的电荷不变,同时也能解决上面所说的减幅问题;另一种方法是给每条导线添加一位或者两位小数点后的零头,这种方法虽然能解决问题但需要占用大量的线路资源而且容易出错。

补码怎么相加

于是我们就产生了补码的概念,它是专门针对上面的这种情况设计的,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节省大量线路资源和空间。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补码的原理:假设我们要将一组由8个数组成的信息按照顺序排列出来并保存下来的话就可以利用以下原理来实现:首先我们将第4和第5这两列的数据加上第一行第二列的两位作为第三行的第一位,然后将其余三列为第四列的第一位再加上第五列的第二位作为第六行的第二位,最后剩下的三位即为第八行的每一位。

以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四舍五入算法的基本思路,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第一步:根据要输出的内容确定哪些是需要保留的内容,然后将那些不需要保留的内容去除掉即可。

第二步:(注意这里只考虑了一维的情况),先取除第一个位置之后的四位,再除去第二个位置之前的二位,然后再取出其余的三位。

步骤1:去掉首位

步骤2:再去掉前两位

步骤3:去第三个位置之前的一位

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处理过程。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复以上的工作直到所有八位的数据

作者头像
liuqing创始人

生活专家

上一篇:冰箱漏氟怎么判断
下一篇:别人误会我怎么办

发表评论